2018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
一、参赛对象及要求
全省各中小学校相关学科教师,以学校为单位(可跨学校跨区域)组建在线集体备课团队(成员3-5人,并选出主备人),每位老师只能参加一个学科一个团队。
二、比赛内容
高中: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9科)
三、活动安排
(一)报名
1.报名方式:登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后,点击报名链接进入大赛报名页面。
(二)赛制安排
本次大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传教学设计、深入讨论并修改;第二阶段为上传课堂实录及听课评课。
第一阶段:上传教学设计、深入讨论并修改
时间安排 | 主要事宜 |
4月25曰一7月5曰 | 报名—发布初案—讨论修改—发布一案N案 |
7月5曰-7月10曰 | 第一阶段专家评审 |
7月10曰-7月15曰 | 公布第二阶段入围名单 |
参赛团队选择当地现行教材中的任意章节(限3个课时以内)由主备人进行备课并上传教学设计,形成初案。团队成员充分讨论,突出团队研讨过程,对初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至少修改1次)系统将以时间轴的形式记录成员讨论过程以及主备人修改教案的痕迹,并作为重要的评分依据(每位成员至少讨论一次,发言次数、字数都将作为评分参考依据)
团队成员可在分析研讨区编辑教研修改建议,再由主备人根据团队成员的分析研讨结果对教案进行修改,形成修改案(一案、…、N案)并发布,大赛第一阶段结束时,系统将以主备人最后的修改案为第一阶段教学设计终案。
第二阶段:上传课堂实录及听课评课
时间安排 | 主要事宜 |
7月15曰一10月15曰 | 制作课堂实录并上传以及进行听课、评课 |
10月15曰-10月30曰 | 第二阶段专家评审 |
11月 | 证书开放打印 |
进入第二阶段的参赛团队,根据第一阶段教学设计的内容,由主讲人上传课堂实录,团队成员对本团队的课堂实录进行听课、评课,并形成听课、评课记录(听课、评课的记录内容将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每位成员至少有1条记录)。
主讲人综合团队听课、评课意见,在线编辑教学反思。(如有需要,可由主备人对第一阶段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
课堂实录基本要求:保证视频画质清晰限选1个课时;时间控制在40至45分钟;作品应在视频片头备注课程名称、学科学段、主讲教师单位及姓名等信息。
四、奖项设置
(一)奖项说明
第一阶段由3-5人组成备课团队,进行在线集体备课(教案设计)环节,评委按照评分细则给出综合评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分学段、分学科、按比例筛选出参赛团队进入大赛第二阶段。
证书发放
1.大赛第一阶段不设奖项,只作为第二阶段的入围资格。
2.证书由省工程办颁发,获奖教师登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自行下载电子版证书(附官方验证码)。最佳组织奖和最具人气团队奖证书由活动组委会统一制作并邮寄。
活动相关规则
1.所有参赛人员需完成活动各阶段规定的程序后,才可以参与评奖。
2.本次活动重点关注团队磨课、听课、评课的研讨过程。
3.参加活动的作品要求原创,具有创新性。
4.大赛组委会将从获得特等奖的团队中选出代表团队参加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现场观摩会,届时将邀请省部级专家进行点评及颁发奖励,并对现场进行全网直播。
(二)不予参评的团队
第一阶段不予参评的情况:
1.未完成团队组建(不满三人)。
2.主备人未发布教学设计初案,或未依据所有团队成员的讨论记录完成修改案并发布。
3.教学设计未经全体团队成员讨论。
第二阶段不予参评的情况:
1.未上传课堂实录或者上传课堂实录不符合基本要求。
2.课堂实录与教案不符。
3.主讲教师非团队成员。
4.听课、评课记录不完整(有个别团队成员未参与)的团队。
5.主讲人未综合团队评课意见,未上传教学反思。
6.教学设计及教学资源有明显盗用嫌疑,经活动组委会确认后属实的作品。
编辑:陈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