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第三中学!

茶陵县第三中学

校园新闻

为爱行走的力量——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

发布人:云畔管理员2 发布时间:2018-01-24

2017-11-16简如冰

开学之初,茶陵三中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的要求,响应县委县政府有关扶贫攻坚、控辍保学、帮困助学的指示,将扶贫助学落到实处,坚决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做到一个都不落下。学校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利用课余时间对建档立卡户、残疾困难家庭、城乡低保户、特殊供养、申请助学金的贫困学生进行实地走访,获得第一手资料。


德育处彭磊主任、陈静静老师和我三人一组,在我校开展2017年秋季助学动员大会后,定于9月11日至9月14日四天进行走访,共走访腰陂、腰潞、潞水地区的贫困学生家庭27户。现将走访过程中的感受和见闻略述。

彭磊主任和我的是外地人,对茶陵的乡镇分布都不熟,而陈静静老师是一位很少外出的女老师,另外腰陂、潞水、腰潞这三个地方地域很广,所以走访27户贫困生之前,我们必须摸清具体地点,制定合理的计划和走访路线。因此第一天走访之前,我们采访了陈静静老师的表哥,还好他对这一片地区很熟悉,根据学生的家庭住址为我们制定了合理的路线,即便我们耽误了他的休息时间,但是他很热心也很理解支持我们,我们都非常感激他。


不怕辛劳,我们一直在路上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制定周密的计划,希望把分布在腰潞镇的27户贫困生走访完,然而即使我们中午没有午休,从清早到深夜都没能走访完,只能继续调整时间继续走访。

每次走访一户,我们都提前打电话询问家长有没有在家,这个工作只能交给陈静静老师,因为只有她会讲茶陵话,我讲普通话,有些爷爷奶奶也听不太懂,他们不会说普通话,用茶陵话回我,我又听不懂,有点小尴尬。所以,我们明确分工,我负责拍照,彭主任负责宣传政策,静静负责打电话和纪录情况。


即使困难重重,我们决不马虎

有时候为了找到一户家庭,要走很远的路,从晚上六点多一直找到八点,地址偏僻不用说,关键是学生父母不在家,只有爷爷奶奶在家,描述地址不清,严重增加了家访的困难,中间问过很多人,走过很多个岔路口,还走错过路口,真的是从白天走到黑夜,到了这个地点,问户主具体住哪一家时,别人都说没有这个人,顿时有种石化的感觉,问了好几家,才发现大家只知道户主的小名,并不知道学名,很庆幸最后还是找到了,虽然当天忍着饥饿在家访,但是能够落实每一个家庭的真实情况,已经让我们很满足了。


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我们走访的第一家贫困学生,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学生自己家是很贫困的,那房子是90年以前的房子,房屋破旧,拉绳子开的灯光暗黄,墙壁没有粉刷,家里也没有陈列任何家电,据了解,父亲因做生意亏本,离家出走五年,不知死活,母亲独自一人打工供两个小孩读书。这位母亲很伟大,令人可敬,为了核实情况,我们离开后特意找了附近的邻居打听情况,均为真实情况。

还有一家学生,母亲化疗依然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父亲一人带着两个孩子读书,学生家庭既是低保户,又是建档立卡家庭,一个单亲家庭负债累累,学生为了高考,还参加艺术特长的培训。即使上天吝啬,他们依然坚强勇敢,不畏困难,不惧贫困,阳光自信。

如果不是亲自家访,真的不知道情况的真假,然而另外一家却截然相反。


他们家房子是一栋新楼房,门口停了一辆车,家里没有负债,也没有重大突发事件,经询问邻居才知道他家在本地经济条件还算不错。所以,有时候扶贫还需立志,家庭条件好的就不要去觊觎那些钱,把它留给真正需要的人,才更有意义。


彭磊主任除了家访,还有一大堆德育处的事情要处理,而我兼职寝室管理员,不管走访多累,每晚必须在10点左右回来,所以来回都是走的高速,第二天早上6点起来继续整理资料,做好家访准备。

不管沿途我们遇到多少困难,我们都不抱怨,不管学生成绩好坏,不管路途多么崎岖,我们都公平公正对待每一户家庭,不偏袒,不作假,认真落实,仔细对比,合理划分资助的等级。

我们出于对学生的关爱,不辞辛劳跋山涉水,这是为师的尚;我们出于内心深处的善良,从不抱怨,这是为师的德;我们出于对工作的负责,兢兢业业,这是为师的范。

编辑:陈三云